理论经济学考研(理论经济学考研科目)




理论经济学考研,理论经济学考研科目

一、

(一)

一九一二年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将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和条件,并投入到生产体系中的行为定义为“创新”,在此过程中创造了一种过去不存在的新生产函数。随着金融行业的出现和发展,大量主体在金融市场中开展创新活动,金融创新理论逐渐成形。所谓金融创新理论是金融机构在逐利动机驱动下,顺应时代需求开展创新活动的理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学者从产生、运行和效果三个层次对金融创新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丰富的金融创新理论。

1.

一九七五年,金融学家西尔伯在其发表的《金融创新的发展》中指出金融企业创新是为了应对内外部压制被动采取的自卫行为,其中外部压制来自于政府的监督管理活动,内部压制产生于金融企业自身经营目标。

一方面,政府提高监管标准会增大金融企业外部压力,如果金融机构继续遵循原本的行为模式,就要承担机会成本上升可能造成的损失;同时,外部政策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金融机构的效率,金融机构发掘新业务模式、丰富服务种类、拓宽资金获取渠道。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自身经营活动中会设置利润目标、资产运动比率等指标,保证自身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处在合理水平,一旦某种冲击破坏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状态,金融机构就会采取行动追求新的均衡。

西尔伯的约束诱导理论揭示了金融机构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因,奠定了金融创新理论的基础。但该理论也并不完善:一是该理论关于金融企业的探讨没有突出金融机构区别于普通企业的特性;二是该理论无法解释在经济环境繁荣、政策条件向好的情况下金融创新活动的产生;三是该理论割裂了金融机构与其他关联市场的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部分位于西方国家的银行发现法律法规政策存在漏洞,借此推出新的储蓄工具吸引客户资金。一九八四年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注意到这一现象,建立了制定规章制度的框架,证明金融企业创新活动与政策制度更新形成动态博弈过程。政府制定新政策给企业增加隐形税收负担,金融企业主动创新设计吸引客户或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产品,达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新平衡点;

但过度创新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秩序紊乱、金融制度不稳定,政府为了维系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再次更新规章制度,金融企业盈利水平再次受到冲击,进行其他金融创新活动。由此,在市场外部力量和金融企业自身目标的博弈过程中,金融企业创新活动与政府制度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断达到动态平衡。

该理论与约束诱导理论都认为政府外部压制行为会激发金融企业创新活动的热情。规避管制理论将金融企业与金融市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金融企业创新活动会反作用政府政策调整,不足之处在于抽象地认为制度是为约束金融创新活动产生的,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

3.

交易成本是指通过买卖行为实现金融资产所有权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的直接费用和潜在投资风险、预期收益等。希克斯、和尼汉斯认为技术进步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市场货币需求更加多样化,推进货币结构的更新和演进,对金融工具的竞争力和金融服务水平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

也就是说,科技进步引起的交易成本降低才是金融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最重要的动因,加速企业创新活动进程。该理论将金融创新活动归因于交易成本降低,对前两种理论形成了有效的补充,但该理论认为交易成本的降低完全来源于技术进步的观点是狭隘的,且忽略了外部冲击的影响。

(二)

随着金融市场日益成熟和复杂,银行管理重心由资产端转移到负债端,再到综合考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当前关于资产与负债的管理理论综合考虑了银行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

1.

商业银行成立初期,负债规模大小完全取决于存款人的存款意愿,因此追求在负债水平既定的情况下调整资产结构,使资产期限适应负债期限,实现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最优化,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该理论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一是商业贷款理论阶段,商业银行认为存款人享受随时提取存款的权利,会在无法提取时对银行失去信任,出现大规模挤兑现象。因此,商业银行主张尽可能提供短期贷款,且要求企业能够以证明交易真实存在的商业票据进行抵押或贴现,保证自身债务清偿能力。二为可转换理论阶段,认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可以购买兼顾盈利性和流动性的金融工具,持有期间赚取投资收益,必要时通过出售满足提存需求。

三是预期收入理论阶段,对资金需求方的未来收入情况进行预测,提供给拥有稳定资金来源的个人可分期偿还的贷款。四为超供给货币理论阶段,该理论认为银行向市场投放货币的渠道不应该仅限于传统信贷业务,而应当拓宽业务范围,该理论推动银行发展的同时加大了流动性风险。

2.

一方面银行法的出台削弱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优势,另一方面非银金融机构的兴起增大了市场竞争,大量商业银行意识到金融创新能够帮助自身吸收更多资金。在此背景下,负债管理理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现雏形,六十年代成熟并盛行于金融市场,该理论体现了银行重心从保证流动性到同时兼顾盈利性和安全性的转变。

在理论形成初期商业银行奉行存款理论,该理论强调安全性处于商业银行经营三大目标之首,认为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存款期限对资产期限进行配置;购买理论提出银行可以购买央行、同业机构、财政机构、国际货币市场上的资金,实现主动负债,并指出经济通货膨胀时期实际利率水平较低,最适合买入资金;销售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激励银行推出金融化产品,弥补利率管制带来的盈利水平和流动性水平的损失的同时能够提高银行多元化经营能力。

3.

在金融市场完善和各国政策更替的推动下,商业银行意识到不能依靠单一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兼顾三性原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该理论提出商业银行应当综合考察资产端和负债端业务、同时考虑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通过利率、期限、风险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同等利润水平下风险最小化或同等风险程度下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不破坏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前提下提高盈利能力。

该理论关注利率敏感性缺口和持续期缺口。前者是即将到期或需要厘定修改利率的资产与负债不匹配形成的缺口,当缺口为正值且市场利率下行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收窄,需要重新调节资产负债结构。后者考虑了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的加权效果,一般而言,假如持续期缺口大于零,利率上升则商业银行净值下降,反之上升;缺口小于零则利率变动产生相反效果。该指标帮助商业银行预测利率变化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及时对资产负债统筹安排情况做出调整。

4.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突破了以往将风险防范集中于商业银行自身资产负债管理的局限,将境内外各个业务部门、表内外业务产品、业务人员等因素涵盖在内,同时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纳入风险控制范围,形成了全方位、高效率的识别、评估、监测体系,例如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与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相结合,扩大风险防范范围,制定更加科学的风险防范计划并及时采取措施。

5.

此理论的演进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务的转变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商业银行主动负债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注重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的平衡。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是提高金融机构竞争水平的有效推动剂,促进金融服务效率提升,业绩指标成为衡量商业银行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银行对利润水平有更高的追求。

在金融去中介化和利率市场化加持下,大量中小商业银行将同业负债视为获得经营管理所需资金的批发性融资工具,长期依赖该业务完成资金融通并投资高风险、高收益领域。在此过程中,由于同业负债资金的短期性与投资标的的长期性存在矛盾,可能产生严重的资产负债错配问题,在银行内部及金融市场中滋生流动性风险,因此保持中小商业银行创新活动处于适度空间,调整银行同业负债规模与结构有助于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防范。

文/一盛苗木

理论经济学考研(理论经济学考研科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苏州考研网 » 理论经济学考研(理论经济学考研科目)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